“世界客车看中国,中国客车看河南。河南省是我国客车制造的高地,拥有全球最大的客车制造企业——郑州宇通客车。其实,除了宇通客车之外,在中国客车发展历程中,来自郑州的另一家客车制造企业正规配资官网,也曾做到了客车细分市场的第一名,那就是有着“中巴王”之称的河南少林客车。”
少林客车是草根出身,前身是1968年在郑州市荥阳县,创建成立的汜水印刷机械厂。荥阳县也就是现在的荥阳市,由郑州市代管,这家工厂也是一家典型的乡镇企业。
进入80年代,这家以生产印刷机械和阀门的工厂,陷入了经营困境。为了避免走向破产,在考察过江苏张家港的客车改装产业后,全厂决定集资30万元转型生产客车,并更名为郑州市汜水汽车改装厂。
事实上,汜水印刷机械厂转型造客车,并不是病急乱投医,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。这是因为:
其一,80年代国内经济飞速发展,公路旅客运输需求巨大。用现在的话来说,客车制造是风口上的产业。其二,荥阳所在的郑州市,有一家郑州汽车制造厂(今郑州日产公司),能够为客车改装厂提供底盘。
1982年,由中原电影制片公司制作,李连杰主演的电影《少林寺》,红遍大江南北。“少林”二字几乎一夜之间,深入了亿万人心。
1983年,郑州市汜水汽车改装厂,基于郑州汽车制造厂的130卡车底盘,研发了SLG620型旅行客车和130型客货两用车。该工厂为了蹭电影《少林寺》的热度,给该汽车命名为“少林”牌客车。
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,工厂生产的这两款客车,一经推出便一炮而红。到了1985年,工厂已经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乡镇企业,变成了一个年产值超300万元先进工业企业。
1985年,国家对全国遍地开花,良莠不齐的汽车制造业进行整顿,大量地方汽车制造厂被关停,仅河南一省就关停了有近20家。值得庆幸的事,汜水汽车改装厂顶住了这波行业大洗牌。
经过了两年的大浪淘沙之后,市场上汽车需求量在不断上升,而汽车制造厂的大幅减少。让成功生存下来的汜水汽车改装厂,成为了客车市场的香饽饽。到了1988年,荥阳汜水汽车改装厂的年产量已经突破了1000辆,产值高达2100万元。
1990年,工厂又基于南汽跃进的136底盘,打造了19座的轻型客车,并搭载大马力的扬柴发动机,少林客车再一次引爆了中巴市场。
1991年,工厂正式更名为郑州少林汽车厂。同年,又推出了SLG6650、SLG6650C等多款轻型客车,并且还出口到了海外市场,打破了河南客车行业出口为零的记录。
事实上,在90年代初,少林客车虽然在市场上风生水起,但是产品还基本都是价值较低的轻型客车。到了1995年,少林客车开始进入价值更高的中型客车市场,推出了SLG6981、 SLG6921型、SLG6990W、SLG69801W等车型。
1997年,少林客车厂进行了股份化改制,更名为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。从此,少林客车进入了更加高速的发展阶段。
一路狂奔的少林客车,到2004年已经成为全国客车行业,产销量排名第5位的厂商。其中,中型客车的销量更是稳居行业第一位,业内有着“中巴王”的美誉。这一期全国很多地方的县城公交,市县、城乡短途客车,大部分都是少林客车。
在2004年,少林客车一次性向哈萨克斯坦出口了1000辆客车,刷新了我国客车厂商单次出口客车数量的记录。这时的河南少林客车,产品出口到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,已经是我国客车行业的翘楚。
到了2008年之后,不满足中巴市场的少林客车,决定进军豪华大客车市场,推出了星际系列大客车。不过这一尝试并不成功,一路顺遂的少林客车,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滑铁卢。
事实上,少林客车除了进军大客车市场之外,还布局了地产、教育、食品等多元化的产业。然而这些产业大部分也都不成功,反而需要主业少林客车进行输血。少林客车也逐步走向了下坡路。
屋漏偏逢连夜雨,少林客车在2016年。又因为新能源客车骗补受罚,最终走向了穷途末路。到了2021年,少林客车进入破产重整。如今,经过重整后的少林客车,已经恢复了生产,但是想要再回到往日“中巴王”的辉煌,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少林客车从草根起家,30多年来也曾在国内客车市场风光无限。在21世纪初,少林客车与宇通客车,可以说我国客车行业,中巴和大巴2个市场的一时瑜亮。如今,宇通客车已经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客车制造企业,而少林客车品牌已然没落,还在努力地重塑往日辉煌。
重温少林客车的传奇发展之路,从一无所有走到行业巅峰,最终又回归平庸,相信也河南汽车人心中的一大痛处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